51TV 52TV
CNFLIX CNFLIX

731电影未能如约上映,背后隐藏的真相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8-02   浏览次数:642    评论

简直难以置信,《731》电影竟然又一次从影院撤档,340万人等了整整8年,竟然还是看不到这部电影的上映,我就想不明白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拍了一部还原真实历史的电影,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某些神秘力量阻止,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

根据长江云新闻的报道,7月31日当天全国有大量影院接到了群众的咨询,大家都在问为什么没有《731》电影,影院工作人员无奈的解释道:因为该片已经撤档,目前我们没有片源。

而在某些影视平台上面,《731》电影的预计上映时间也从原来的2025年7月31日悄悄地变成了2025年上映,也就是上映时间不明,今年年内能否和大家见面尚未可知。



听闻消息,全网气愤,大家都在问,到底是谁在阻止这部电影的上映?今天我就好好聊下这个问题。

根据我的观察,现在网上关于《731》电影撤档一事主要有两种言论:

一些朋友认为,导演就是一个骗子,故意制造噱头吸引大家关注,电影他压根就没有拍摄完成。

还有一些朋友认为,电影早就拍好了,但是由于国内举报的人数太多,之前网传有180万人举报《731》电影,导致电影迟迟无法上映。

那到底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呢?

根据我的查证,国家电影局官网没有查到《731》电影的备案立项信息,没有立项信息意味着什么呢?我给大家科普一下中国电影的上映流程。

在国内,一部电影想要进入影院,大概有五个步骤,分别是备案立项→拍摄许可→内容审查→技术审查→发放龙标,走完这一系列的程序之后,电影才能拿到公映许可证,影院才会允许你的电影进入,不是大家想象中的,你随便拿着一部摄像机拍了电影就可以直接上影院,影视行业是有特定流程的。



所以如果我们在国家电影局官网查不到《731》电影的备案立项信息,那意味着什么呢?大概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731》电影用了一个我们不知道的其他名字。

第二,《731》电影未能通过最基础的立项审核,第一步就直接被卡死。

不信你去查一下最新上映的《南京照相馆》电影,它在2024年的备案号就清晰可见。

所以如果《731》电影连备案号都没有,那说明什么问题呢?是不是意味着导演在骗人,他压根就没有拍这部电影?

我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极低,原因很简单:

从2017年到2025年至今,有大量的知名演员亲口表示参与了电影的拍摄,比如说张家辉说他看过剧本,为了演好电影还特意去减肥。



还有2024年11月份,《731》剧组出席了第3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著名演员姜武在接受电影频道的采访时亲口表示:25年7月31日那天,欢迎广大观众朋友们去电影院欣赏这部有价值的电影。

到了2025年4月份,《731》主创团队还在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典礼时对影片进行了推介,当时透露的消息是今年7月31日进行全球预映。

5月份,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活动上,主演姜武再次强调:电影《731》即将在7月31日与各位见面。



还有之前传出的一些消息,著名演员王志文也参与了《731》电影的拍摄。

这么多实力派演员,在正式场合公开宣布电影的上映计划,现在你说导演在骗人,电影根本就不存在,你觉得有这种可能吗?导演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而且前好多年就传出的消息,说导演赵林山为了拍摄《731》电影不惜抵押房产筹资、耗时11年赴日取证,他还亲口说过,剧本修改了243次,修改次数说得清清楚楚。

所以从行为逻辑上来分析,《731》电影必然真实存在,而且早就已经杀青。

那为什么7月31日电影还是未能上映呢?

在这里我跟大家说一个影视行业的潜规则,电影未备案≠未拍摄,因为拍摄电影这个行为本身是无需审核的,比如说你架着一部摄影机去找个小房子,随便叫两个演员,拍了一段2个小时的戏,这种事没人管你。

在十几年前,国内有很多导演都是先拍摄,再送审,用这种补票的方式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核,因为以前的审查制度不太完善,但是进入20年代之后,相关法律更加严格了,想先上车再补票的难度明显就变大了。

所以我个人怀疑,《731》这部电影应该是已经拍好了,至少粗剪版本肯定是做好了,但是由于剧情和画面敏感程度的原因,再加上国内大量的投诉举报信息,这让审核部门没有给他们放行,所以导致电影迟迟无法补票上映。



之前网传有180万人举报《731》电影,很多家长的理由是:

“画面太血腥,小孩看了要做噩梦”

“影响中日友好关系”

“现在和平了,没必要总是旧事重提”

有没有180万人举报,这个数字无法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731》电影30秒预告片放出之后,的确遭到了大量的网络攻击。



事实上不只是《731》遭到网友攻击,近些年只要是涉及到南京和对日军批判的电影,一经播出,全都会遭到“网友”的抵制,就拿最近爆火的《南京照相馆》来说,这部电影质量上乘,有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可就是这样的电影,上映之后依然遭到了大量水军的批评。

导演申奥的相册被人恶意上传了图片,他们说申奥是“红爷系列出境最多男演员”,还把申奥的照片做成“遗像”,并配文“yin到地老天荒,贱到海枯石烂”。

更离谱的是他们对《南京照相馆》的攻击,他们说:中国人的战争片,永远不懂反思,永远没有反战意识,放这样的电影就是为了宣传仇恨!

甚至他们还说,在这样的时候播放这样的电影,明显是为了挑拨中日关系,建议严查主创团队,连根拔起!



在这些人眼里,只要是抗日题材的电影,只能按照一个流程去拍摄,那就是,中日爆发战争,一个日本兵突然良心发现,拯救了大量的中国人,通过这个日本兵的视角去传递,日本也有好人,我们要反思战争,甚至他们还要求我们反思,为什么你们会被人欺负?

这种逻辑无比混乱,就是对历史和真相的亵渎,因为被害者不需要反思,需要反思的是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如此简单的道理,难道他们不懂?

不,他们很清楚,只不过国内的很多水军,他们就是在收钱办事!认知战和舆论战随处可见!



之前就传出过一个消息,说日本外务省通过“樱花计划”等文化合作项目,向我们国内的媒体和高校输送了大量的资金,培养了一大批精日分子,他们故意在书籍中删除“731部队”的描述,宣传中日友谊,甚至公开质疑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

最离谱的是,国内某大学教授在《抗日战争史研究》期刊发表的一篇论文,竟然公然宣称 “731部队的细菌实验客观上推动了医学进步”,如此逆天的言论他们都说得出口,你说国内的精日势力有多么庞大?

他们遍布于高校、媒体、某些机构,所以当《731》电影想要上映时,就会遭到他们的全面狙击。

在民间通过水军去带节奏,引导大量的无知家长举报投诉,形成民间舆论压力。

在上层通过利益输送,让某些权威人士去阻止影片的审核上映。

这就是他们的惯用套路,他们还有自己的理论逻辑,比如说一再强调不要进行仇恨教育,表面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但他们忘了,伟大的导师列宁曾经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我们的周总理也亲口说过:一个民族忘记了历史,就会成为一个愚昧的民族。



为什么我们要坚持让《731》电影上映?因为哈尔滨731遗址纪念馆数据显示,如今有80%的00后参观者不知道“马路大”的含义。

很多人已经忘记了那段尘封的历史,像活体解剖、细菌试验、毒气测试、冻伤试验,还有对孕妇、儿童、战俘的迫害行为,很多年轻人已经没有了基本的概念。

他们熟悉的是,日本的秋叶原二次元文化,和火遍全网的动漫文化风潮,以及各种日漫风的cosplay。

按照现在这种趋势,再过20年、50年,你说会变成什么样的场景?

我们一定要明白,重提这道伤疤不是为了进行仇恨教育,反而是为了告诉大家和平来之不易,我们手握利剑也不是为了威胁他人,而是为了震慑那些试图抹去历史的军国主义分子!



THE END
4
评论区(0)
最佳 最新 最早
头像
{{e.user_name}} {{e.format_time}}
{{e.content}}
头像
{{child.user_name}} {{child.format_time}}
@{{child.reply_user_name}} {{child.content}}
头像
{{child.user_name}} {{child.format_time}}
@{{child.reply_user_name}} {{child.content}}
展开更多

暂无数据